使用增碳劑的增碳過程包括溶解擴散過程和氧化損耗過程。增碳劑的粒度大小不同,溶解擴散速度和氧化損耗速度也就不同。
而增碳劑吸收率的高低就取決于增碳劑溶解擴散速度和氧化損耗速度的綜合作用:在一般情況下,增碳劑顆粒小,溶解速度快,損耗速度大;增碳劑顆粒大,溶解速度慢,損耗速度小。增碳劑粒度大小的選擇與爐膛直徑和容量有關。一般情況下,爐膛的直徑和容量大,增碳劑的粒度要大一些;反之,增碳劑的粒度要小一些。
對于1t以下電爐熔煉晶體石墨粒度要求0.5~2.5mm;1t~3t電爐熔煉晶體石墨粒度要求2.5~5mm;3t~10t電爐熔煉晶體石墨粒度要求5.0~20mm;覆蓋在澆包中晶體石墨粒度要求0.5~1mm。
鑄鋼(煉鋼)增碳劑的種類比較多雜,一般大型鋼廠按照不同的鋼種會選擇多種增碳劑,但一般材料為煅煤,或者石墨球,也有用石墨碎的。含量從75-99不等。
軋鋼廠應當如何選擇適宜的寧夏增碳劑?
一般灰鑄使用的增碳劑規定硫的含量會底點,正常的0.5以內的硫都可以用,規定沒那么嚴苛,一般固定碳98.5/98/90/95/92等都可以用,只需之后的消化率可以達到就能。球墨鑄件規定非常嚴格,不但規定固定碳的含量,還規定高硫低氮,要不然制作出來的鑄件非常容易脆,有裂痕,很影響實際效果,氮元素一定要低氮,要是600ppm或是300ppm以,氮越小制作出來的鑄件越光潔整齊,并沒有出氣孔,氮變高也會導致制作出來的鑄件高低不平,有些甚至有出氣孔和裂痕。